2017-06-01
英文版
二零一七年六月一日国际儿童节那天我放飞中的两只鸟儿,女儿和儿子,正好都回巢了。我高兴地对孩子们说:“今天是儿童节,我们一起庆祝庆祝!” 鸟儿们说:“我们都是大学生,没有儿童节。” 我美好的儿童节就这样没有了仪式。
六一儿童节在中国的小学是一个师生同庆的大节日,可是美国的学校没有庆祝六一儿童节的习俗。这差异造成了我和孩子在儿童节上的代沟,我一个人过了一个寂寞的儿童节。童年所处的环境、文化、习俗的差异是移民家庭代沟的促生剂,估计移民家庭拥有更多元化的代沟。
随后六月二日孩子们提议去电影院看《内裤超人》(Captain Underpants)时,我不解地问道:“你们还要看小孩子的动画片?”
大学生不在乎儿童节,却喜欢孩子气的《内裤超人》。看来从前的喜爱左右着现在的好恶,不管从前和现在隔着多远。从前我喜欢儿童节,现在(四十年后)我对儿童节还是独有情钟;从前孩子们喜欢《内裤超人》,现在(十多年后)《内裤超人》仍然吸引着他们。
《内裤超人》漫画系列书是我家两位90后的一爱。90后的人早早地就享受上了电子游戏里精美完善的图像和维妙维肖的人物,对精美的习以为常并不影响这些人欣赏笔画简陋粗糙幼稚的动画片《内裤超人》。这说明童年时的记忆无声无息地影响着成人后的取向。
《内裤超人》情节简单故事搞笑,主要人物:两个学生捣蛋鬼是英雄, 一校之长是个蠢货;他俩恶作剧让校长被催眠为一个热情得离谱、愚蠢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超级英雄,名叫内裤队长。我觉得影片颂扬着友情的至尊,讥笑着至尊的校长。我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尊敬老师、争当“三好学生”。“三好”是指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三好学生”自1954年开始在中国的所有大、中、小学校普遍推行。所以我觉得《内裤超人》有点大逆不道。《内裤超人》的主题揭示着中国长大的我和美国长大的孩子们之间的又一个代沟。
我又想起了90后喜欢的《哈利波特》系列。这小说刚刚风靡时女儿还在上小学,我和女儿一起读《哈利波特》,她读得很投入,而我却读不下去。后来看到女儿和儿子对《哈利波特》系列的着迷,我已经明白了我和孩子们将有好多代沟,因为我们童年所处的环境、文化、习俗的不同。我想起了孩子们说过:“妈妈你太严肃了”。
相信和祝福孩子们
是淡化代沟一种途径
“Captain Underpants: The First Epic Movie(2017)”: Two overly imaginative pranksters named George and Harold hypnotise their principal into thinking he’s a ridiculously enthusiastic, incredibly dimwitted superhero named Captain Underpa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