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7
家公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天国里的至亲们,死亡就环绕在脑海里。
我最早接触理论上的死是在小学时读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告诉我死有贵贱。
小学时我认识了许多小英雄:刘胡兰、刘文学、草原小姐妹……,我希望我能象小英雄一样有重于泰山的献身机会。我上高中时订了《青年日报》;对越自卫反击战一打响,《青年日报》上充满激情的战地报道让我好想立刻当兵上前线打仗献身!
今天,想着天国里众多的至亲,我觉得凡人的死是没有贵贱的,也许有遗憾。分享两个我喜欢的临终小故事,一瞥临终的遗憾因人而异。
一个幽默故事
一位躺在床上的临终老人和一群肃立在床边的家人。
老人缓缓地说:“从前我过着撩妹赛车的梦幻人生。“
歇了歇,老人继续道:“后来我遇到一位智者,他劝导我说:‘年轻人,你该成家立业了。’ 我问他:‘为什么?’ 智人回答:‘为了在你临终口渴时有人给你端一杯水。’ ”
老人望着站在他床边的家人又说:“我接受了智者的劝导、放弃了如梦的人生、成家并有了你们。”
老人闭上眼睛说了他的最后一句话:“但是我不渴。”
哲学家康德的故事
终身未娶的康德临终时看着他心血的结晶:《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三大著作时,泪流满面地轻叹道:“如果把这三本书换成个小孩子,该有多好!”
这两个小故事充满了临终的遗憾,又似返光的壮志。
追自己的梦
在生活快节奏又常忧心忡忡的现时代,失忆脑残越来越接近平常人了。思维清晰地撒手人间已经开始成为高龄人群的一种向往。
选择死亡的方式应该是遗嘱之一,给生者安宁,让逝者安然。
追自己的梦,努力过,愿清醒的人生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