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凼】气象炸弹(2021)

2021-10-30,周六,阴雨

周二夜里,狂风呼啸,心里很紧张,担心计划好的周三早上的大事要泡汤。

周三早上开车时听收音机我才知道周二的狂风呼啸是美东著名的东北风暴。由于“气象爆炸”带来的狂风,沿海有地方的风时速的峰值超过了80英里(128公里),最高风时速的峰值是94英里(152公里)。东北风暴的新闻让我突然想起三年前女儿和我刚到麻州,那是2018年,我们带着对东北风暴初来乍到的好奇心开车去体验风暴的实况。事后二姐告诉我,麻州本地人遇到东北风暴时都尽量避免出门。你们加州来的真是不知道厉害……

一晃三年过去了,作为麻州本地人了,我们对东北风暴的新闻也没有新奇感了。但是周三新闻报道“风时速峰值达到94英里几乎是飓风”还是让我好奇,为什么风时速一下可以这么高?带着好奇上网学习后我知道了周二晚上的狂风来自一种称之为“气象炸弹”的气象变化。

周五下午的本地新闻报道:“两天前,强大的东北风暴摧毁了麻州东部的树木和电线,两天后,马萨诸塞州仍有11万多户家庭、企业和家庭断电。” 我家几代的Wi-Fi都靠电了,Wi-Fi是那个将各种电子设备连接到互联网的无线技术,所以我觉得如今的Wi-Fi传递着精神食粮。想到断电就没有Wi-Fi,我马上觉得断电会造成精神食粮短缺,深感不适。

再读2018年的开车感受东北风暴的故事,我惊讶地看到,同一天,10月27日,三年前带着好奇我实地感受了东北风暴;今天,带着好奇我网上了解到“气象炸弹(bomb cyclone)”,一个气象学家使用的一个流行术语,在20世纪最后20年的出现的新概念。

在承前启后的探索中,修饰广为认知的概念有时很容易被理解。比如,我马上想起小时候就知道的炸弹是人造的武器。今天学到的“气象”修饰了炸弹的新概念,我就明白气象炸弹是天然的武器。想一想2020年的疫情,我觉得人造的炸弹也许会丧失功能,但是天然的气象炸弹会一直让现代人深感不适,比如周二的气象炸弹造成10多万户断电两天。

今天周六又在下雨,回想我们周三的计划在东北风暴的喧嚣中大功告成,我觉得周四晚上火花碰撞出来的“战无不胜”思想很伟大。

小插曲

“气象炸弹”是气象学家使用的一个流行术语。气象炸弹发生在中纬度(0°~30°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当其压力在24小时内急剧下降并迅速加剧时。其技术定义是大气压力在24小时内下降至少24毫巴(测量大气压力的单位),当冷空气团与暖空气团(例如温暖海水上的空气)碰撞时,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bombogenesis

独处滋生好奇-爱因斯坦
211014WMNH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You may use these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