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凼】妈妈和景泰蓝

2019-01-18

我是60后,我的童年是在物质匮乏的上世纪70年代中度过的。那时平常人家的家用品都是实用型:饭桌、长凳子、床、书桌、立柜,几乎没有装饰品。不过我们在碉堡山上的家里有一个有收藏价值的装饰品,一个景泰蓝花瓶。

我上小学时,妈妈从盐务局买回一个半尺高的景泰蓝花瓶。妈妈说:“单位里在卖不属于办公用品的东西,我看到一对景泰蓝花瓶就买了一个,另外一个花瓶被别的同事买去了;景泰蓝花瓶是一种收藏品。”

这只花瓶一直放在爸爸妈妈房间的书桌上,我们用它插过秋天的桂花和冬天的蜡梅。桂花和蜡梅花香满屋的记忆又浮现在我脑海里,让我想起爱花的妈妈

上世纪70年代,自贡的商店里既没有绢花也没有塑料花,我见过邻居从上海买回来的塑料花觉得好美还告诉了回家探亲的爸爸,爸爸就教我自己做花:把蚕茧染成红色,剪开取出蚕虫,再把蚕茧剪成五瓣,掰开就成了一朵红梅花,用线把红梅花拴在杨槐枝上,再把杨槐枝插在景泰蓝花瓶里。此后我们家的景泰蓝花瓶里就有四季不败的红梅花了。在小小的我爱花的征途上,爸爸也呵护过。

哥哥喜欢收藏景泰蓝,这也许是源于上世纪70年代妈妈买回家的那个景泰蓝花瓶。

因为妈妈说过景泰蓝花瓶是一对,我对成双的景泰蓝花瓶有独爱。哥哥送了我两对景泰蓝花瓶,我把更好的那对送给我敬重的一位领导,默默地送上一种悠久的爱。

我在博物馆里看到景泰蓝总要驻足仔细端详那手工盘出来的铜丝纹线展现的细腻美丽图案,因为我知道那超复杂耗时的工艺流程。

看到景泰蓝我就会想到妈妈,就像看到花我就会想到妈妈。懂享受的妈妈养育出懂享受的我,享受中的我总想到妈妈,因为是妈妈教会了我这样享受生活。

景泰蓝小插曲

妈妈买的那个景泰蓝花瓶也北漂了。
妈妈的景泰蓝花瓶

2014年,大不列颠博物馆的景泰蓝专题展品
景泰蓝花瓶LN2014

2019年,哥哥送我的那成双的景泰蓝花瓶,猫王子和石竹花。
景泰蓝Frosty

原文发表于2019-01-18
妈妈和景泰蓝原文

2019-01-18,我在eBay的好领导看到这个故事后,告诉我:那对景泰蓝花瓶“天天欣赏”:
WC190118J

后记: 爸爸还把蚕虫烤熟了让我吃。烤过的深棕色蚕虫看起来可怕吃起来很不舒服,但我还是默默地吃下去了。我什么都能吃的胃口大概就是这样被强迫练出来的。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You may use these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