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6,周日,阴晴间
永淑意蕴健康长寿和美丽永驻。希望通过分享我亲身经历过的饮食健康生活小故事来追忆已故妈妈的渴望和美丽。
岁末的节日快乐中总参杂着不悦带来的烦恼是我熟悉的生活,可2024年末的节日快乐中参杂的不悦却没有让我烦恼,很奇怪!
我不禁暗问我是不是变得麻木了?
我暗答没有麻木,因为我依然爱花爱写小故事也关心身边的人和事。
我又问是不是脑袋出问题了?
这个问题出自好久以前看的一部黄昏婚姻的电视剧。剧情开始,年过半百的丈夫名正言顺地带新婚妻子去看大夫说:“我们谈恋爱时她就很开心,我以为她是吸毒后开心。结婚后,我发现她从未吸毒依然很开心。”大夫好奇地问:“太太很开心不是好事吗?”丈夫却说:“平常人不能总开心。我是平常人,要总开心也很累。我想查一查我太太是不是有病。”我当时觉得这男人是在没病找病,但电视剧结局让我大开眼界:医生几经周折果然查出他太太脑里有一个肿瘤总是挤压一段让人“嗨”的脑神经,所以他太太总是很开心。
我当然不会去看大夫找“没烦恼”的毛病。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我带着好奇上网阅读学习“常人快乐不烦恼的要素是什么?”
想到我猛浇过干涸的花盆,也看到浇进去的水全流失的现象,由此懂得久旱的土壤无法吸收水分的道理。我认为渴望知晓快乐要素的心类似干涸的花盆,倾倒灌入新知识也许不能吸收,即使吸收了也未必能理解,即使理解了还有“理解不等于能熟练发挥”;所以知晓“快乐要素”应该慢慢学、细细想、好好理解吸收才能熟练发挥,别走捷径去问AI。
(【过春节】初三,又是一月末,学习思考总结。快乐源泉的观点:1)有归属感。2)有付出感。3)有超越感。4)有自我感。 感觉多元化自然快乐)
2025年的第一个月结束时,通过学习和自我观察,我觉得归属感、付出感、超越感、自我感是我的快乐要素。我和女儿一家生活在一起是我的归属感,我真心实意想帮助儿女们是我的付出感,花悦人带来没有时空局限的天上人间共开心是我的超越感,生活中多思多想发掘出来的点滴愉悦是我的自我感。这些下意识的多元感觉减少着我的烦恼,节日快乐抹掉了已经淡淡的烦恼,所以我现在不烦恼是一切正常。
(【花悦人】花悦人的沉浸、养心、飘逸、遐想是自产自销的超越感。感觉多元化自然快乐!快乐多元源泉:1)有归属感。2)有付出感。3)有超越感。4)有自我感。)
我想到已故的老爷爷和爸爸在年迈后与人交流时的快乐场景,我觉得那大概是归属感、付出感、超越感、自我感融合的多元快感吧。
我在成都四川师范学院念书的四年(1981-1985)几乎每个周末都去成都工学院看望爷爷奶奶。古稀之年的爷爷喜欢在书房里独处读书,平常不苟言笑。我去看爷爷的次数多了,慢慢发现爷爷眉开眼笑多是在有客人来家里和他聊天时,特别是和年轻人聊天时。我猜爷爷在聊天中享受到在书房里享受不到的与年轻人交流带来的多元感快乐了。
爸爸也喜欢独处读书写杂文,就像哥哥说:“我们一大家人出去春游,爸爸常找个地方静静地读书。” 这是爸爸坐在北京植物园科普馆门前台阶上读报的场景。
我空巢后疫情前的那三年(2016-2019)年年回去三、四次看望八十多岁的父母。妈妈已经失忆无法交流,过去不爱言谈的爸爸开始和我交流家里的情况,聊妈妈的病情和哥哥的事业。我发现新成,嫂子的妹弟,来家里和爸爸聊政治时爸爸会很开心,他的话也会多起来。我猜爸爸在聊政治时也享受到多元感的快乐了,就觉得60后的新成那时很善解人意。
在全球三年疫情(2020-2022)高峰期的2020年10月,在美国麻州政府提倡“老人尽量少出门”的时候,我在Charles河边偶遇一位我行我素喜欢咬文嚼字的老人主动找我搭讪。现在回想起我俩聊天的内容,我猜那老人家是太寂寞了,才不顾疫情独自出门散步寻找与人交流带来的归属感、自我感、付出感、超越感多元快乐。
2021年底疫情封闭快两年之后,我从朋友那里知道求助于心理咨询师的人多起来了,随即看到挑选心理咨询师的建议:“好的心理咨询师少说多听,循循善诱,让病人说出平常没有说过的东西。但是,如果医生对病人了解不够,也能诱导失误加重病情,所以挑选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很重要。”现在仔细想来,我觉得去看心理咨询师似乎是带着被理解的渴望去享受被理解的满足:有人倾听是在被关心,有说有问是知音难觅,放心诉苦是健康排泄。去看心理咨询师也是去寻找归属感、自我感、付出感、超越感吧。
最近几年,我陆续听到第一代移民的60后在临终前因害怕寂寞而入教的故事,乍听起来很新颖。我觉得这也许是心渴望归属的一种表现,在临终前。
我现在觉得归属感、付出感、超越感、自我感真是快乐的大要素!
故事小花絮
2025年1月,花悦人带来没有时空局限的天上人间共开心是我的超越感的故事之一。
2025年1月,生活中多思多想发掘出来的点滴愉悦是我的自我感:带着想弥补遗憾的愿望前行更容易享受成就带来的快乐的故事。
2020年10月,在美东麻州Waltham的Charles河边偶遇一位爱聊天的老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