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凼】COVID19,探索之路

2020-03-03

2020年初的冠状病毒可以追溯到2019年,所以有了COVID-19(Cronavirus Disease 2019)。

2019年很有影响力的生理医学事件是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授予“发现了细胞如何感知以及对氧气供应的适应性” 的三位科学家。
0
(截屏自诺贝尔官方网站)

他们研究了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 HIF-1α)在不同氧气状态下在细胞中的含量,以及在不同VHL状态下在细胞中的含量后认为“在低氧状态(缺氧),HIF-1α在细胞核内受到保护并逐渐积累,并与ARNT(芳香烃受体核转位蛋白)一起结合到缺氧调节基因DNA序列(HRE)上(1)。在正常氧状态,HIF-1α迅速地被蛋白酶体降解(2)。氧通过添加羟基到HIF-1α来控制HIF-1α的降解(3)。VHL蛋白可以识别并形成(需要羟基)一个包含HIF-1α的复合体,导致其以一种依赖氧的方式降解(4)。”

当我读到冠状病毒会伤害肺功能导致患者身体处于缺氧状态时,我联想到了201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一直盼着报道这个科研成果能缓解患者因冠状病毒造成缺氧而忍受的伤痛。可惜我没看到相关报道,也许基础科研离临床现实太远了。

今天,看到高中同学转发的四篇关于“神医”李跃华的报道,我了解到他将微量苯酚注入指定穴位治愈了10名冠状病毒阳性患者。

这让我想到了一直挂在心上201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和其报道中提到的“氧通过添加羟基到HIF-1α来调节HIF-1α的降解”。

苯酚里有一个羟基,把微量苯酚注入指定穴位,理论上可以创造一个与氧无关的羟基环境,羟基调节低氧诱导因子1(HIF-1α)降解的作用,理论上可能缓解缺氧带来的伤痛。

201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报道里还提到“1938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医学奖授予科奈尔·海门斯,他发现了颈动脉体能感知血氧水平,能直接让大脑来控制我们的呼吸。”这说明人体的某些穴位对氧有更灵敏地感知和更通天的本事。这从侧面印证了“注入指定穴位”可能产生特别的医疗效果。

跨越80年的两个诺贝尔生理学奖医学奖似乎都论证了李跃华的“微量苯酚注入指定穴位”的可行性。

201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得主从1991年开始发表相关论文到2019年得奖,三个国际高端科研团队走过了十八年的征程。

2011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到2020年参与冠状病毒治疗,李跃华努力了九年。他的穴位注射苯酚方法临床治愈了10名患者!

希望李跃华能再有一个九年,完善他的夙愿,弘扬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为更多病患者带来福利。
0-1
截屏自独家发布:李跃华晒出了自己的第三军医大毕业证书

0-2
CDC的Agency for Toxic Substances and Disease Registry公布的 苯酚毒

苯酚在土壤里存在期: 2-5天。
苯酚在水里存在期:1周多
苯酚不会在鱼,别的动物,或植物中积累。
微量的苯酚对人体的危害会比复杂的激素小。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You may use these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